白紙
杜詩詳注〔二〕・杜少陵集(二)・全詩訳注(二) 巻九
作時(西暦)杜詩詳
注(二)杜少陵
集〔二〕杜甫全詩
訳注〔二〕
巻ID
詩題
成都紀行
09-01 發同谷縣(卷九(二)七○五)
759年
705
253
178
09-02 木皮嶺(卷九(二)七○六)
759年
706
256
180
09-03 白沙渡(卷九(二)七○八)
759年
708
258
184
09-04 水會(一云回)渡(卷九(二)七一○)
759年
710
260
186
09-05 飛仙閣(卷九(二)七一一)
759年
711
262
189
09-06 五盤(卷九(二)七一三)
759年
713
264
191
09-07 龍門閣(卷九(二)七一四)
759年
714
266
193
09-08 石櫃閣(卷九(二)七一六)
759年
716
267
195
09-09 桔柏渡(卷九(二)七一八)
759年
718
269
198
09-10 劍門(卷九(二)七一九)
759年
719
271
200
09-11 鹿頭山(卷九(二)七二二)
759年
722
274
204
09-12 成都府(卷九(二)七二四)
759年
724
277
207
成都・浣花渓草堂(準備期間・農票を始める)
09-13 酬高使君相贈(卷九(二)七二七)
760年
727
279
210
09-14 卜居(卷九(二)七二九)
760年
729
280
212
09-15 王十五司馬弟出郭相訪遺營草堂資(卷九(二)七三○)
760年
730
281
214
09-16 蕭八明府實處覓桃栽(卷九(二)七三一)
760年
731
283
215
09-17 從韋二明府續處覓綿(一作錦)竹(一作覓錦竹三數叢)(卷九(二)七三二)
760年
732
283
216
09-18 憑何十一少府?覓榿木(一有「數百」二字)栽(卷九(二)七三二)
760年
732
284
218
09-19 憑韋少府班覓松樹子栽(卷九(二)七三三)
760年
733
285
219
09-20 又於韋處乞大邑瓷碗(卷九(二)七三四)
760年
734
286
220
09-21 詣徐卿覓果栽(一作覓果子)(卷九(二)七三四)
760年
734
287
221
09-22 堂成(卷九(二)七三五)
760年
735
288
222
09-23 蜀相(卷九(二)七三六)(參用《中國文學欣賞全集》注釋)
760年
736
289
223
09-24 梅雨(卷九(二)七三八)
760年
738
291
225
09-25 為農(卷九(二)七三九)
760年
739
292
226
09-26 有客(卷九(二)七四○)
760年
740
293
227
09-27 賓至(卷九(二)七四一)
760年
741
294
228
09-28 狂夫(卷九(二)七四三)
760年
743
296
230
09-29 田舍(卷九(二)七四五)
760年
745
297
232
09-30 江村(卷九(二)七四六)
760年
746
298
233
09-31 江漲(卷九(二)七四七)(同名之詩有二首,此首不知是否此年所作)
757年
747
300
234
09-32 野老(卷九(二)七四八)
760年
748
301
235
09-33 雲山(卷九(二)七四九)
760年
749
302
237
09-34 遣興(卷九(二)七五○)
760年
750
303
238
09-35 遣愁(卷九(二)七五一)
766年
751
304
239
09-36 杜鵑行(卷九(二)七五二)
752
306
240
09-37 題壁上韋偃畫歌(卷九(二)七五三)
760年
753
307
244
09-38 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(卷九(二)七五四)
760年
754
309
246
09-39 戲韋偃為雙松圖歌(卷九(二)七五七)
760年
757
311
249
09-40 北鄰(卷九(二)七五九)
760年
759
314
251
09-41 南鄰(卷九(二)七六○)
760年
760
315
253
09-42 過南鄰朱山人水亭(卷九(二)七六二)
764年
762
318
254
09-43 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?(卷九(二)七六二)
760年
762
319
256
09-44 奉簡高三十五使君(卷九(二)七六三)
760年
763
319
257
09-45 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(卷九(二)七六三)
760年
763
320
258
09-46 贈蜀僧閭邱師兄(卷九(二)七六五)
760年
765
322
259
09-47 泛溪(卷九(二)七六九)
760年
759
327
264
09-48 出郭(卷九(二)七七○)
760年
770
329
267
09-49 恨別(卷九(二)七七二)
760年
772
330
268
09-50 散愁二首其一(卷九(二)頁七七三)
760年
773
331
270
09-51 散愁二首其二(卷九(二)頁七七四)
760年
774
271
09-52
建都十二韻(卷九(二)七七五)
760年
775
333
273
09-53 村夜(卷九(二)七七八)
760年
778
337
277
09-54 寄楊五桂州譚(卷九(二)七七八)
760年
778
337
278
09-55 西郊(卷九(二)七七九)
760年
779
339
279
09-56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(卷九(二)七八一)
760年
781
340
281
09-57 暮登四安寺鐘樓寄裴迪(卷九(二)七八三)
761年
783
341
283
09-58 寄贈王十將君承俊(卷九(二)七八三)
761年
783
343
284
09-59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(卷九(二)七八四)
761年
784
344
286
09-60 題新津北橋樓得郊字(卷九(二)七八五)
761年
785
345
287
09-61 遊修覺寺(卷九(二)七八六)
761年
786
346
288
09-62 後遊(卷九(二)七八七)
761年
787
347
289
09-63 絶句漫興九首其一(卷九(二)頁七八八)
761年
788
348
290
09-64 絶句漫興九首其二(卷九(二)頁七八八)
761年
788
291
09-65 絶句漫興九首其三(卷九(二)頁七八九)
761年
789
292
09-66 絶句漫興九首其四(卷九(二)頁七八九)
761年
789
293
09-67 絶句漫興九首其五(卷九(二)頁七八九)
761年
789
294
09-68 絶句漫興九首其六(卷九(二)頁七九○)
761年
790
294
09-69 絶句漫興九首其七(卷九(二)頁七九一)
761年
791
295
09-70 絶句漫興九首其八(卷九(二)頁七九一)
761年
791
296
09-71 絶句漫興九首其九(卷九(二)頁七九二)
761年
792
297
09-72 客至(卷九(二)七九三)
761年
793
355
298
09-73 遣意二首其一(頁七九四)
761年
794
357
299
09-74 遣意二首其二(頁七九四)
761年
794
300
杜詩詳注〔二〕・杜少陵集(二)・全詩訳注(二) 巻九
杜詩詳注(二)巻九 成都紀行
杜詩詳注(二)・杜少陵集〔二〕 巻九作時(西暦)杜詩詳注(二)杜少陵集〔二〕
詩題
成都紀行
原注隴右、秦州も同谷もみな隴右道の地であり、青海以西新疆も含まれていたので隴右道東部といわれていた。同谷は、隴右道・剣南道・山南西道の境界の集まったあたりである。この詩は蜀(四川)の成都に赴く紀行である。
109-01 發同谷縣(卷九(二)七○五)759年705 253
209-02 木皮嶺(卷九(二)七○六)759年706 256
309-03 白沙渡(卷九(二)七○八)759年708 258
409-04 水會(一云回)渡(卷九(二)七一○)759年710 260
509-05 飛仙閣(卷九(二)七一一)759年711 262
609-06 五盤(卷九(二)七一三)759年713 264
709-07 龍門閣(卷九(二)七一四)759年714 266
809-08 石櫃閣(卷九(二)七一六)759年716 267
909-09 桔柏渡(卷九(二)七一八)759年718 269
1009-10 劍門(卷九(二)七一九)759年719 271
1109-11 鹿頭山(卷九(二)七二二)759年722 274
1209-12 成都府(卷九(二)七二四)759年724 277
1309-13 酬高使君相贈(卷九(二)七二七) 760年727 279
酬高使君相贈(卷九(二)七二七)関連詩
杜詩詳注(二)巻九 成都 浣花渓草堂 (1)
1409-14 卜居(卷九(二)七二九)760年729 280
1509-15 王十五司馬弟出郭相訪遺營草堂資(卷九(二)七三○)760年730 281
1609-16 蕭八明府實處覓桃栽(卷九(二)七三一)760年731 283
1709-17 從韋二明府續處覓綿一作錦竹一作覓錦竹三數叢(卷九(二)七三二)760年732 283
1809-18 憑何十一少府?覓榿木(一有「數百」二字)栽(卷九(二)七三二)760年732 284
1909-19 憑韋少府班覓松樹子栽(卷九(二)七三三)760年733 285
2009-20 又於韋處乞大邑瓷碗(卷九(二)七三四)760年734 286
2109-21 詣徐卿覓果栽(一作覓果子)(卷九(二)七三四)760年734 287
2209-22 堂成(卷九(二)七三五)760年735 288
2309-23 蜀相(卷九(二)七三六)(參用《中國文學欣賞全集》注釋)760年736 289
2409-24 梅雨(卷九(二)七三八)760年738 291
2509-25 為農(卷九(二)七三九)760年739 292
2609-26 有客(卷九(二)七四○)760年740 293
2709-27 賓至(卷九(二)七四一)760年741 294
2809-28 狂夫(卷九(二)七四三)760年743 296
2909-29 田舍(卷九(二)七四五)760年745 297
3009-30 江村〔邨〕(卷九(二)七四六)760年746 298
3109-31 江漲(卷九(二)七四七)(同名之詩有二首,此首不知是否此年所作)757年747 300
3209-32 野老(卷九(二)七四八)760年748 301
3309-33 雲山(卷九(二)七四九)760年749 302
3409-34 遣興(卷九(二)七五○)760年750 303
3509-35 遣愁(卷九(二)七五一)766年751 304
3609-36 杜鵑行(卷九(二)七五二) 752 306
3709-37 題壁上韋偃畫歌(卷九(二)七五三)760年753 307
3809-38 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(卷九(二)七五四)760年754 309
3909-39 戲為韋偃雙松圖歌(卷九(二)七五七)760年757 311
4009-40 北鄰(卷九(二)七五九)760年759 314
4109-41 南鄰(卷九(二)七六○)760年760 315
4209-42 過南鄰朱山人水亭(卷九(二)七六二)764年762 318
4309-43 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?(卷九(二)七六二)760年762 319
4409-44 奉簡高三十五使君(卷九(二)七六三)760年763 319
4509-45 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(卷九(二)七六三)760年763 320
4609-46 贈蜀僧閭邱師兄(卷九(二)七六五)760年765 322
4709-47 泛溪(卷九(二)七六九)760年759 327
4809-48 出郭(卷九(二)七七○)760年770 329
4909-49 恨別(卷九(二)七七二)760年772 330
5009-50 散愁二首其一(卷九(二)頁七七三)760年773 331
5109-51散愁二首其二(卷九(二)頁七七四)760年774
5209-52 建都十二韻(卷九(二)七七五)760年775 333
5309-53 村夜(卷九(二)七七八)760年778 337
5409-54 寄楊五桂州譚(卷九(二)七七八)760年778 337
5509-55 西郊(卷九(二)七七九)760年779 339
5609-56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(卷九(二)七八一)760年781 340
5709-57 暮登四安寺鐘樓寄裴迪(卷九(二)七八三)761年783 341
5809-58 寄贈王十將君承俊(卷九(二)七八三)761年783 343
5909-59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(卷九(二)七八四)761年784 344
6009-60 題新津北橋樓得郊字(卷九(二)七八五)761年785 345
6109-61 遊修覺寺(卷九(二)七八六)761年786 346
6209-62 後遊(卷九(二)七八七)761年787 347
6309-63絶句漫興九首其一(卷九(二)頁七八八)761年788 348
6409-64?句漫興九首其二(卷九(二)頁七八八)761年788
6509-65?句漫興九首其三(卷九(二)頁七八九)761年789
6609-66?句漫興九首其四(卷九(二)頁七八九)761年789
6709-67?句漫興九首其五(卷九(二)頁七八九)761年789
6809-68?句漫興九首其六(卷九(二)頁七九○)761年790
6909-69?句漫興九首其七(卷九(二)頁七九一)761年791
7009-70?句漫興九首其八(卷九(二)頁七九一)761年791
7109-71 絶句漫興九首其九(卷九(二)頁七九二)761年792
7209-72 客至(卷九(二)七九三)761年793 355
7309-73遣意二首其一(頁七九四)761年794 357
7409-74遣意二首其二(頁七九四)761年794
